一、个人简介
姓名:张勤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
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汕头仲裁委仲裁员
新加坡调解中心认证调解员
二、研究领域
法律史、纠纷解决、民商法
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厦门大学学士(1990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2006年)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干事、讲师(1990.09-1997.08)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历史系博士后、讲师(2005.09-2007.08)
汕头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授(2007.09-2016.07)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2016.08-2024.07)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2019.02-2024.07)
四、学术成果
(一)专著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当代中国基层调解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二)编著
《比较视野下的多元纠纷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主编)
《东南司法评论》2018年卷(总第11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共同主编)
《东南司法评论》2019年卷(总第12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共同主编)
(三)代表性论文
“清末各省调查局和修订法律馆的习惯调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CSSC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篇目辑览》栏(法学)收录(合作,第一作者)
“清末民初奉天省的司法变革”,《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独撰)(CSSCI扩展版)
“民初的离婚诉讼和司法裁判:以奉天省宽甸县为中心”,《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独撰)(CSSCI)
“民初律师惩戒制度论析:以惩戒案例为中心”,《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独撰)(CSSCI)
“民初的乡村组织与基层调解:以奉天省为中心,”《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9期(独撰)(CSSCI)
“近代司法官惩戒制度研究”,《近代法评论》第二卷(2010年),法律出版社2010年(独撰)
“法律职业主义视野下的香港律师惩戒制度”,《汕头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独撰)
“清末民初的典习惯与司法裁判——以奉天省为中心的考察”,《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独撰)(CSSCI扩展版)
“从诉讼习惯调查报告看晚清州县司法——以奉天省为中心”,《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秋季卷(独撰)(CSSCI)
“缺位、越位和本位:多元纠纷解决视野下的行政信访——以T市信访局为中心的考察”,《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6期(合作,第一作者)
“法律精英、法律移植和本土化:民初的修订法律馆”,《法学家》2014年第4期(独撰)(CSSCI)
“当代中国纠纷解决中的‘新传统’和‘旧传统’——以解纷方式调解为例”,载吴玉章主编《中国法律史研究》(2017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独撰)
“股份合作制下‘外嫁女’土地权益纠纷的解决——以珠三角S区为中心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独撰)(CSSCI)
“当代中国纠纷解决研究的法社会学维度:述评及展望”,《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独撰)(CSSCI扩展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近代司法研究的个案方法及其运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独撰)(CSSCI)
“作为特殊物权形态的‘一田两主’”,载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独撰)
(四)译作
《立法学:理论与实践》,安·赛德曼、罗伯特·鲍勃、那林·阿比斯卡著,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美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大卫–拉尔森著,载齐树洁、张勤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18年卷(总第11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五、学术奖励
全国外法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年)
广东省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
“湘潭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研究征文二等奖(2017年)
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