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官方网站!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2020年第14期中国海大国际法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者:周孟 发布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645

2020年9月16日下午,“中国海大国际法学术沙龙”利用线上会议平台成功举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极研究中心主任肖洋副教授受邀做了“北极经济治理的国际博弈格局探析”的主题报告。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的全体师生,以及国内200多名从事极地研究的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极地团队泰山学者孙凯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肖洋以中国如何提升在北极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为切入点,结合目前北极地缘经济博弈的总体态势,阐释了北极八国推动北极经济理事会“域内权威化”的原因,通过探讨北极经济理事会会员管理制度的身份歧视及扩容问题,分析中国作为北极经济理事会无表决权会员的价值实现路径,进而为中国积极参与北极经济事务提出了对策建议。报告主要分为核心问题与假设、域内权威化的原因、正式观察员的价值评估、中国的对策四部分。



肖洋首先从地缘劣势的中国如何师出有名地参与北极议题谈起,并表示对“北极经济理事会对外开放,是否意味着中国有机会提升在北极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这一问题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为阐明北极八国推动北极经济理事会“域内权威化”的原因,肖洋简要介绍了当前北极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经济性国际组织和当前北极地缘经济博弈态势,指出借由“域内权威化”,北极八国不仅能掌控北极经济理事会的决策权与经济话语权,而且能提升北极经济理事会在北极经济开发中的合法性。就目前而言,北极八国已将北极经济战略上升为北极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除公海捕捞、北极航运的某些事项外,所有事务均处于域内自理的框架之内。

随后肖洋通过分析北极经济理事会的会员体系,阐明了其会员管理制度所存在的身份歧视,并指出北极国家藉由身份歧视等手段,阻滞了非北极国家通过经济参与获取北极经济理事会的话语权,而出于增强国际组织合法性、缓解北极圈论坛和国际北极论坛的竞争压力等因素的考量,北极经济理事会向非北极国家扩容。中国作为无表决权的会员国,其大国地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缘劣势,因而应突破无表决权则无价值的传统思维,利用大国影响力,积极利用参会权和提案权参与北极经济事务。最后,肖洋从提升议题倡议能力、建立独立的北极国别经济信息库、加强与北极原住民的合作、推动新型冰海运输船舶的制造等多个维度,为中国如何低风险地参与北极经济事务提出了实质性建议。

报告结束后,中国海洋大学孙凯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他首先对肖洋副教授前来汇报交流表示了感谢,从报告研究视角的独特性等方面做出简要点评,并对其从事北极研究的经验、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潘敏教授则结合北极原住民的研究视角,对报告的现实性、前瞻性做出简要点评;中国海洋大学宋晗博士针对北极经济理事会出台的相关文件、北极经济理事会对北极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徐理灵博士针对北极研究中冰、雪等物质在北极地缘政治中的作用进行了提问。更有多名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分别从如何进行实地研究、俄文文献的阅读、北极海洋权益的主张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肖洋老师一一进行了回应。

此次沙龙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大海洋发展研究院支持的重点研究团队学术活动之一。据悉,该沙龙将在本学期每周持续邀请国内外从事海洋与极地法律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



通讯员:申雨琪


通讯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联系电话: 0532-66781037   邮政编号: 266100   Email: ouclaw@ouc.edu.cn  
Copyright ©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46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30号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