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官方网站!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2020年第13期“中国海大国际法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者:周孟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961


2020年9月7日下午,“中国海大国际法学术沙龙”利用线上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能冶受邀做了“国际极地法,现在、过去、未来”的主题报告。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的全体师生,以及国内外部分从事极地研究的学者、研究生350多人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董跃主持。

在报告中,刘能冶以新冠疫情带来的“崩塌感”引入,围绕“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定性做出阐释,重点分析了权力、秩序与国际法的理论框架和变量,结合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国际秩序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极地的适用,而后分析现今国际极地法最主要的发展驱动力在于人类世,并进一步指出气候变化、中国崛起两因素成为推动国际极地法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变量,最后为中国极地法律的发展愿景提出了构建想象力、替代感和未来感三个建议。

报告分为过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现在—人类世:融化中的南极、未来—气候变化与中国崛起三部分。

刘能冶首先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定性切入,指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本身是中性词,关键在于处于何种语境之下,而后阐明了权力、秩序与国际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即实力决定秩序,秩序决定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巩固权力,同时限制权力实施的边界,单纯的理想主义或单纯的现实主义均不能完全决定国际法的发展。刘能冶简要分析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的过程,并阐释南极条约的形成,是美国成功利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新愿景的典型例证。

随后刘能冶分析,现今国际极地法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人类世,其内在逻辑为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进而导致冰雪消融,冰雪消融让部分国家着眼于极地地区的经济利益,出于保护极地环境的需要,应该对人类活动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规制。而就未来而言,气候变化和中国崛起成为推动国际极地法发展的最重要变量。

基于对中国极地法律发展愿景的阐发,刘能冶提出了目前中国极地法律存在的三个问题,即缺乏想象力、缺乏替代感、缺乏未来感。刘能冶建议国内学者在思考重塑国际秩序时应顾及到其他国家在新秩序下的积极前景,不应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唯一思考维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超脱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思考构建一种更为他国信服的叙事方式。

在沙龙讨论环节,董跃首先对刘能冶副教授前来汇报交流表示了感谢,对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做出回应,就中澳南极合作关系前景、中国叙事的可接受度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上海海洋大学唐建业教授针对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规则的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国际关系学院吴慧教授针对想象力、替代感、未来感在国内南极立法的具体适用、澳大利亚政府和学者质疑中国挑战南极条约体系的证据佐证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黄海水产研究所赵宪勇教授针对中国存在叙事能力欠缺,如何更好的进行叙事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中英教授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衡问题、新旧秩序间的平衡问题进行了提问;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徐理灵博士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冰上丝绸之路是否能成为新叙事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中国海洋大学陈奕彤老师针对如何看待未来中国构建的叙事与其域外国家地位、国家主权、意识形态、国家硬实力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提问。更有多名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分别从南极海洋保护区方案的政治背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对比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刘能冶老师一一进行了回应。

此次沙龙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大海洋发展研究院支持的重点研究团队学术活动之一。据悉,该沙龙将在本学期每周持续邀请国内外从事海洋与极地法律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

通讯员:申雨淇


通讯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联系电话: 0532-66781037   邮政编号: 266100   Email: ouclaw@ouc.edu.cn  
Copyright ©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46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30号  
二维码